人去世为什么要手握“打狗饼子”

今天的这个话题比较沉重,是和死亡有关的。中国自古以来都对死亡很是忌讳。犹记得当年在鲁迅的文章中,阿长教导鲁迅说“人死了不能说死,要说老了”。大圣人孔子的学生问过他关于死亡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孔子的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意思就是你活的事情是不是都明白了,你活着该做的事情是不是都清楚了,你为什么要用活着的当下的时间先抽象地思考死亡呢,你能不能让活的时候多一点力量,多一点意义呢?

学生又有问他,我怎么样去试鬼神,孔子说:“未能试人,焉能试鬼”。你在活着的时候,有你的社会职务,有家庭伦理的角色,你要试人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你都没有做清楚,你怎么能去试鬼呢。

孔子其实没有当面解释学生的问题,而是委婉地劝说学生放弃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引用孔子和鲁迅的话开篇点题,一起看一下人死后都要有哪些讲究。

一、小殓:死者将近气绝时,家人急速给死者净身、穿寿衣,俗称“小殓”。忌用缎子和皮毛料,忌用黑色,着衣件数着单不着双,寿衣上钉布条,不能钉扣子。穿好寿衣后,给死者口内含1枚铜钱或1粒珍珠,再让死者一手握钱币,一手握小米饼子,称“打狗饼子”,传说是为死者在冥间对付饿鬼和恶狗用的。

二、报丧:人死之后,立即差人前往亲友、街坊邻居家报丧。

三、着丧服:俗称“戴孝”。死者家中成员身穿白布袍,鞋上缝白布盖鞋帮,分别谓“孝衣”、“服鞋”,统称“破孝”。  

四、指路:人死的当晚,家人购置各种纸扎(俗称扎彩),在大门外焚烧。如死者为男性,要烧纸扎的马和马夫,如是女性则烧纸扎的轿和轿夫。焚烧时,子女绕火正转3圈再倒转3圈,并一边呼喊着对死者的称谓,一边高喊:“上西南!”,是为亡魂指路,亦称“烧倒头人子”。

五、报庙:亦称“送浆水”。人死的当天,孝子率子孙们去土地庙或十字路口,燃香焚纸,浇奠浆水。传说人死之后,必先到土地庙再去冥间。此举是为贿赂土地爷,使其对赴冥间的亡魂给以关照,以浆水馈赠野鬼,使亡魂免受欺凌。  

六、送盘缠:送浆水后,接着要送盘缠,即给西行的亡魂送路费。

七、接三、送三:人死后第三天晚,家人端木盘,盘内置香炉、线香、烧纸,到大门外,面向西南方向,把线香点燃竖在墙根,家人跪拜于地,一人将大门框上插的单旐拔下,用挟单旐的秫秸夹取线香放入盘中,端回家中灵前,把单旐与线香一齐焚烧,即表示已将阴魂接回家中。

八、大殓:俗称“入殓”。人死后,家人将备好的棺材油漆好,富有人家所置棺木多为柏木的,其次是杉木的,要油三四遍漆。贫穷人家多是柳木的薄板棺材,外面只涂一层黑色,俗称“大头匣子”。  

九、点主:入殓后,家人为亡者做一木制牌位,称“神主”。亦为后辈世代供祭的祖先牌位。官商富有之家,丧礼中,要举行隆重的书主、点主仪式。  

十、开吊:开吊为停灵期内最大的丧礼。开吊日,亲友来灵前吊祭,称“吊丧”、“吊孝”。死者长子跪于灵前左侧答礼,诸子侄跪于右侧。

十一、温锅:解放前,农村人家,一般在亡者下葬前一天夜里,家人带平底锅、柴草、食用油及和好的糕面团,到挖好的墓地前煎糕,俗称给亡者“温锅”。糕煎好后,带回家至灵前全家食用,谓之同亡者共吃最后一顿饭。此俗,解放后渐无。

十二、发引:俗称“出殡”、“出丧”、“发丧”等,是埋葬死者前最后的丧礼。一般出丧的只用8人抬杠,数个吹鼓手奏丧乐。

但是这些习俗伴随了中国千年的历史,如今这些习俗都已经离我们远去,就算再农村,很多程序也都已经一再简化,这和社会发展,人的观念的进步不无进步,谨以此告慰逝去的先人。

重庆传统习俗烧袱子·七月半

烧袱子,应该形成于汉朝道教兴起之后。因有道教的兴起,才有鬼怪神仙的正统化、系列化。自然,也在蔡伦纸张发明之后。按照纸钱本意,应该是给逝去者在阴曹地府享用,那么纸钱的出现也应该在最早的货币——汉代成都地区流行的交子之后。这样看来,七月半烧纸的习俗已经延续近二千年——绕不开的汉朝,祖天师入巴蜀创立道教,设二十四治,并在苍(溪)阆(中)间云台观白日飞升。烧袱子的渊源流变,大有麟迹可寻。每年农历七月十三,祭祖或平常祭奠亡灵时都要烧袱子,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以便更好地庇佑子孙。所以,很郑重。袱子日期的上元、中元、下元,分别与道教三元对应,而袱子上印有莲花图纹则是道家诸神坐莲习俗的反映。

烧袱子·七月半

古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元节,在民间称为鬼节,又叫七月半。有学者从宗教源流角度进行过探讨和研究,认为与原始灵魂不死和祖灵崇拜的宗教观念密切相关。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就从睡眠、做梦、出神、幻觉、疾病、死亡等现象,深刻揭示过灵魂不死观念在远古的构成和意味着死者可能还会在不同的环境生活,进而产生表达哀思、虔诚祭祀,祈求保佑等俗世观念。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日祠,夏日杓,秋日尝,冬日蒸。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祭先祖也。过时不祭,则失为人子之道。又,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七月半节俗的原始意义在祭祖,每到春夏秋冬季节变换要按时在宗庙或墓地对已故祖先进行祭祀以表达哀悼。

烧袱子·七月半

显然,七月半是上古遗续,后来逐渐演变为祭祀亡灵的鬼节,而七月半烧袱子之古俗遗风意在飨祀神明、敬宗报祖(因其祭祖节俗主题和孝文化精神内涵,即便文革破四旧也没有被破坏掉,可见生命力的强大)。地官赦罪民信的产生可溯源春秋战国时期的神仙鬼神崇拜,甚至更远。地官赦罪,是道教三官信仰的重要内容。三官又称三元,是道教所奉的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不过,上古就有祭天、祭地、祭水的礼仪。《仪礼·觐礼》载:“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史载,道教至少在汉代末年就有了三官信仰。东汉时,祖天师创立原始道教五斗米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祈祷治病的方法。《典略》载祖天师“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后汉书·刘焉传》注也有太平道创始人(自称天公将军)张角作天官书为信徒治病的记载。

三官信仰至少在东汉末年的原始道教中就已经存在。联系苍(溪)阆(中)间考古灵山新石器时期遗址有燎祭台,后来唐武周时期在云台观举行国醮(明嘉靖壬午(1522年)岁刊印《阆中县志》载:五月十五日瘟祖会,较诸会为甚,旧在城隍庙,会移太清观,醮天之夕,锣钹笛鼓,响遏云衢,演灯戏十日,每夜梵香如雾,火光不息,其所谓灯山者亦如上元时。上元节都如此,可以想见下元节之大盛)。虽然道教的三官信仰汉代已经存在,但三官与三元的结合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认为,天官赐福,上元一品;地官赦罪,中元二品;水官解厄,下元三品。道教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的月圆之夜分别定为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的诞辰,形成道教的三元节。《唐六典·祠部郎中》卷四:“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水官为下元,皆法身自忏愆罪焉。”每逢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赦罪之辰,将打开地狱之门,定人间善恶,为人赦罪,检查、考核天上地上神仙、鬼神表现,以便定罪免刑。东汉《老子章句》引《道经》载:“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核句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又《修行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饿鬼囚徒,亦得解脱。”该日也是地狱之门开启之日,祖先、鬼魂都会从地狱中出来,不但已故祖先到人间看望子孙后代、回家团圆,其他孤魂野鬼出动,兴风作浪,危及人间,或进行捣乱,带来灾难。所以,七月十五为鬼节,必须祭祖和进行一系列祭祀活动。

可见,所谓地官赦罪信仰,乃是远古时期的鬼魂信仰与道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地狱生活的具体化。中元节祭祀地官,祈求其惩恶扬善,主持正义;为祖灵献祭、烧纸钱,给孤魂野鬼一些安慰,既是向祖先表达孝心、纪念故人、表达哀思,也是为了活人的生活安宁。所以,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与世界其他宗教分裂灵魂与肉体、划分此岸与彼岸的学说体系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现世的宗教。因而,在禁欲绝亲等关乎世俗人伦方面,总是留有充分的余地。尤其,讲究孝道正是道教地官赦罪信仰演化为中元节孝亲祭祖节俗并得以扎根民间、争取信徒、具有较强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水三官(天官喜乐元宵要燃灯,中元闹鬼要烧袱子)。

吴自牧《梦梁录·解制El》卷四载:七月十五日……又值中元地官设罪之辰,诸宫观设普度醮,与士庶祭拔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悼,或拔孤魂。 说明南宋杭州的中元节已十分隆重,从官府到庶民之家,从宫观寺院到民间都很重视。寺院宫观要普作法事,设道坛祭亡灵,显贵之家请僧人到家荐亡悼先,官府也要祭祀江海鬼神。民间祭祖祀鬼,道教祭地官,值赦罚之辰各地道观作斋醮荐福……古代以农为本,民俗节日大多起源于农业,但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比如伟大的汉朝,比如蔡伦的纸张发明,比如巴蜀交子的出现,比如袱子作为中元节的一个环节性承载,比如祖天师入巴蜀和在苍(溪)阆(中)间活动——这实在是一个奇迹,一个因缘际会,一个时代的信仰基业传诸后来。比如这写袱子吧。把一叠叠打好的纸钱整理平顺,再用白纸封成一个个长方形袱子。然后在封皮上填写供奉人的称呼、逝者的敬称、袱子的数量和冥币、金银的数量,最后是落款。总之,中间写,左边写,右边写,正面写,反面写,用毛笔(袱子,是另一种形式独特的冥钱)。这,相当于办理快递,或道银行办理汇兑,但比俗世的这些要仪式化、神秘性得多。可以说,是一个集宗教、信仰、习俗、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文节俗。

烧袱子·七月半

写袱子不难但亦不易,须先弄清格式,分清时期与准确的称谓,要做许多准备工作。为善信能够正确的书写袱子,今云台观特整理如次。若在外善信不便中元烧袱,云台观可代善信人书写并焚化,添加本文末端微信以便咨询。

烧袱子·七月半
烧袱子·七月半